中文EN
姜文电影大师班即将开讲,探索其由演到导的影像旅程
  纵观电影史可以发现,电影大师们往往并非单一角色的创作者,他们常在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多重身份间游弋,用多面的棱镜折射出光影的万千可能。
  
  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上,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跨界电影人——本届北影节“天坛奖”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演员、编剧姜文,将分享他几十年来在光影天地之中潜心雕琢、步履不停的创作旅程。
  
  姜文工作照
  姜文是中国电影界在表演与导演领域均留下深刻印记的创作者之一。他曾出演《有话好好说》《宋家皇朝》《本命年》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凭借所主演的《红高粱》《春桃》等影片两度斩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并以《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等导演作品,入围国际顶尖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重要奖项,在国际影坛赢得声誉。他的艺术风格兼具野性浪漫与深度思索,无论是作为演员的爆发力,还是作为编剧、导演的创作力,都透露出强烈的个人印记——粗粝中见浪漫,戏谑里藏锋芒。
  
  《让子弹飞》剧照(左二)
  作为演员,姜文始终以极富张力的表演,为每一个角色注入生命力,无论是虚构人物还是历史人物,都能被他演绎出强烈的个人印记。《红高粱》中姜文饰演的“我爷爷”余占鳌,以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颠覆了传统农民的形象;《春桃》里隐忍的刘向高则展现了他在欲望与道德的激烈拉锯之中细腻的表演层次;在《本命年》中,他塑造的李慧泉成为了时代迷茫青年的缩影,那种无处安放的愤怒与孤独至今看来仍旧震撼人心;而在《大太监李莲英》和《秦颂》中,他分别饰演阴鸷的太监李莲英与暴戾的帝王,证明了自己对复杂历史人物的深层理解能力。
  
  姜文工作照
  他的表演从不被电影类型所限制:喜剧电影《有话好好说》中,他略带荒诞的表演赋予了角色独特的幽默感;悬疑电影《寻枪》中,他将丢枪后的挫败失态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何种角色,姜文都为其注入了一种身体先行、恣意创造的激情与动力,体现出了演员姜文的独特魅力。
  
  《有话好好说》剧照
  作为编剧、导演,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像一支精心设计的狂想曲,不断拓展着电影的边界,也持续刷新观众对他与电影的想象。从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他便以少年的视角回溯青春的叛逆与迷茫,用热烈的画面和肆意的情感勾勒出一个荷尔蒙绽放的年代,造就中国青春电影的经典之作。如果说《阳光灿烂的日子》让观众看到了个性张扬、情绪充沛的姜文,那么《太阳照常升起》则让观众领略到了他对叙事结构的大胆突破与故事世界的天马行空。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他彻底打破线性叙事逻辑,以碎片化的时空和超现实的画面风格,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感与想象力的世界,展现了浩渺磅礴的时代变迁和与此相伴的复杂微妙的人性。而最让观众津津乐道的,是他之后的《让子弹飞》。姜文选择以西部片的视觉外壳包裹一个中国气质的民国故事,其中酣畅淋漓的台词与大胆外放的表演如今已成为了现象级经典。
  
  姜文工作照
  之后他推出自己“北洋三部曲”的第二部——《一步之遥》,用奢华绚烂的视觉狂欢重塑民国传奇,以“元电影”书写等特质体现了姜文电影叙事的实验性。在“三部曲”终章《邪不压正》中,他延续了前两部作品的浪漫侠义,在屋顶上飞檐走壁的李天然以及和权谋博弈的蓝青峰之间,家国情怀与江湖快意交织成一幅拨人心弦的视觉画卷。他的电影总能调动观者与之一同走进叙事的迷宫,享受每一处分岔路口的惊喜相逢。这种创作姿态,让姜文的作品始终令人着迷。
  
  姜文工作照
  姜文,本身就是中国电影中的一个独特存在——他以过人的才华,在编、导、演的多重维度上不断突破创作的边界。无论是早期塑造的那些在时代夹缝中挣扎着生存的野蛮生命,还是后期参与改编、执导的充满鲜明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在商业大潮席卷电影产业的今天,他始终秉持着清醒的洞察,坚持着创作的本真初心,守护着电影作为艺术表达的先锋性。
  本次电影大师班,姜文将带领观众走进他的电影世界,分享作为创作者如何在不同维度间展开自我突破,用光影塑造真实人生,激荡时代回响。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姜文电影大师班将于4月25日13:30-15:00在北京朝阳郎园Station准点剧场举办,电影大师班活动在官方独家售票平台猫眼进行售票,开票时间为4月14日15:00,欢迎购票参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