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三星手机电影短片论坛揭晓各项荣誉 手机拍摄短片引发行业关注
  今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三星手机电影短片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主任、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崔岩,北京广播电视台广告运营中心主任马宏,著名制片人叶宁、著名编剧束焕和著名导演李蔚然三位评审推荐人以及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与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冯恩共同出席,为三星手机电影短片单元颁发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各项荣誉,并围绕“技术引领影像革新”进行了圆桌讨论,共同探讨手机拍摄电影短片对于发掘电影新力量的重要意义。
三星手机电影短片单元论坛

北影节创新举措发掘电影新力量 
青年导演多元创作带来惊喜
 
  在手机拍摄成为日常的今天,电影的概念正在发生改变。为了鼓励青年电影人进行更自由、创新的影像创作,发现中国电影新力量,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三星手机共同推出“三星手机电影短片单元”,作为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具创新价值的活动版块,广受业内瞩目。
 
  北京广播电视台广告运营中心主任马宏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国际电影节作为北京市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电影文化活动平台,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电影发现创新力量。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冯恩在致辞中表示将继续以三星手机影像技术鼓励青年电影人创作。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 冯恩

  著名制片人叶宁、著名编剧/导演束焕、著名导演李蔚然作为评审推荐人代表,非常肯定用手机这种更自由的拍摄进行电影创作的方式,在评审过程中发现青年导演短片创作更加大胆和多元。 
评审点评影片
 
  最终,《那风铃声》获得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三星手机电影短片单元专业组最佳导演荣誉,青年导演王皓用日常生活空间与出色的影像调度完成了出色表达;青年导演马史在影片《阿迪力和他的火星朋友》中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新疆小男孩的对外太空的好奇与憧憬,出色的文本获得了专业组最佳编剧荣誉;《曹盖》、《晚安热线》和《坠入天卫五》等影片都以其非凡的构思创意以及在摄影、剪辑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分别获得了专业组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最具潜力荣誉。而大众组的子望导演等分别荣获了大众组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五项荣誉。
专业组最佳导演

三星引领手机影像技术助力中国电影
叶宁:拿起手机拍,做自己的大师
 
  在主题为“技术引领影像变革”的圆桌论坛上,著名制片人叶宁、著名编剧/导演束焕、著名导演李蔚然和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共同探讨了技术推动影像变革以及手机短片创作的意义。
叶宁在论坛发言

  著名制片人叶宁认为三星手机开了一个好头,用手机的影像创新技术鼓励青年电影人更自由的创作,点燃年轻人的创意火花和表达激情。“电影无高低、表达最不易”,期待北影节和三星继续为青年影人提供舞台,而青年电影创作者拥有最有利的技术便利,可以大胆、创新去拍,“拿起手机去拍,做自己的大师”。著名编剧/导演束焕对于本次活动中短片的多元类型印象深刻,科幻、悬疑、剧情等等,还有一些充满了实验性,展现了青年电影人更大胆和勇敢的影像创作尝试。李蔚然导演对于不同短片在影像水准方面的丰富和高水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期待看到手机影像技术能为我们发现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和创作者。
张代君院长在论坛发言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则回忆了三星手机从2013年开始的影像技术探索,把三星在智能相机上的影像技术融合在手机上,不断推动和引领手机影像技术的发展,同时鼓励青年电影人用手机拍摄电影,这次就发现了很多惊喜,接下来,三星手机将继续助力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与北影节共同发现优秀青年电影创作者。
评审与获奖者合影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三星手机共同打造的三星手机电影短片单元自5月28日起正式启动报名起,手机拍摄短片的创新形式就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更自由的拍摄方式、更多元丰富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电影人对于创新技术的感知与驾驭能力,北京国际电影节将继续关注影像技术发展,以创新技术结合艺术探索,推动中国电影发展。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三星手机电影短片单元荣誉名单

专业组荣誉名单
 
  最佳导演 《那风铃声》,导演:王皓
  最佳编剧 《阿迪力和他的火星朋友》,导演:马史
  最佳摄影 《曹盖》,导演:兰城序
  最佳剪辑 《晚安热线》,导演:姬京璐
  最具潜力 《坠入天卫五》,导演:张大尉
 
 
大众组荣誉名单

  最佳导演 子望
  最佳编辑 胡一
  最佳摄影 米璐
  最佳剪辑 潘白雪
  最具传播力 徐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