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 《非正统之路》昨日在京举行发布会

  4月16日,由阿里蓝·玛卡自编自导的以色列影片《非正统之路》在北京饭店诺金厅举行发布会,该片入围了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影片创意总监米哈尔·阿夫拉哈米、后期总监阿米尔·本·哈罗克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于1983年的耶路撒冷,印刷工人雅科夫·科恩的女儿因族群原因被学校开除,这促使他决定为族群问题而奋斗。面对着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但工人雅科夫·科恩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澎湃的激情,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个塞法迪犹太人政治团体。他们坚信塞法迪犹太人应该昂首挺胸做人。在争取合法权益的道路上,他们饱尝了人间冷暖,也品尝了失败与成功。

  据创意总监米哈尔·阿夫拉哈米透露,导演阿里蓝·玛卡是个信仰虔诚的人,他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样。为了实现自己想法,勇于尝试,坚韧不拔。在创作之初,他会率先构思出宏大的选题,诸如各类种族、信仰等等。然后,他会将这些思考融入到故事的具体创作里,以严肃的态度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导演创作的真正源头。

  谈到本片的制作,阿夫拉哈米表示,在原来的计划里,《非正统之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制作,但因为最终预算的原因,不得不改变计划,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创作上因地制宜、精益求精。拍摄过程充满了迷人的挑战性。很开心的是,整个团队都非常享受这种创作状态,并勇敢地完成了这次挑战。

  而且,有趣的是,因为《非正统之路》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以在拍摄的前期,工作人员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所能地搜集寻找对应八十年代的物件。电影的纪录片,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切。

  后期总监阿米尔·本·哈罗克也诚恳地表示,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影片音乐的巧妙应用,将许多剧情冲突的段落重新整合在一起并准确地传达给了观众。

  音乐在《非正统之路》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阿夫拉哈米不希望通过那些传统的音乐,以传统的方法去推动叙事表达思想,而是希望音乐的节奏更欢快,更流行一些,并且必须融入新元素,更能调动起观众的感官体验,这部《非正统之路》不只是通过眼睛来看,也可以通过耳朵的倾听,把观众吸引到故事当中去。其实影片的很多部分更像是公路电影,都是通过明快的音乐使人对场景产生代入感。

  众所周知,在以色列,各种矛盾冲突非常明显,也很激烈。每当触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引发出各种争论。米哈尔·阿夫拉哈米在最后表示,希望在未来自己的公司能出品各式各样表现种族、信仰这类冲突的作品,与大众一齐分享和探究人性的复杂。

  这也是两位主创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表示非常期待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各项活动,并感谢盛情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