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为中国电影打造 “国际网络”
本届国际电影节评委尽显“国际范”与“中国视角”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电视台、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于4月16日盛大开幕。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两次戛纳金棕榈奖、一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获得者,丹麦国宝级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携中国香港女导演张婉婷、意大利著名制作人保罗·德尔·布洛科、中国女演员蒋雯丽、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美国导演罗伯·明可夫及法国演员让·雷诺全阵容亮相,评委会的巅峰规格和超高水准令人惊叹。
  作为一个尚在成长中的国际电影节,如何耀眼得让全球影人惊艳?也许,此次的天坛奖评委蒋雯丽的话语能够揭开这个谜题: “北影节不仅是优秀电影的大集合,更是一场电影人的盛会,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当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底蕴的文化大都市,遇到了经过七年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两者碰撞出的火花绝不仅是一个明星、一个奖项,也不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当北京遇上电影节,当影迷与心爱的电影相逢,当电影人并入了中国蓬勃发展的轨道,北京国际电影节抓住契机扬帆起航,不仅成为全世界电影大师华山论剑的场地,更成为全世界电影爱好者心目中的观影圣地,展现出首都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强大影响力与号召力。
全球影人结交北京国际电影节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除了豪华的评委阵容外,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印度知名导演、演员阿米尔·汗、中国台湾导演张艾嘉等全世界最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电影大师也汇聚一堂;还有毛阿敏、关晓彤、谭维维、郭富城、冯绍峰、赵丽颖等跨界明星鼎力加盟,共同欢庆这一年一度的世界电影嘉年华。
  《建军大业》剧组的喇培康、韩三平、江平、于冬、刘伟强、黄建新、刘烨、朱亚文;《天兵女特警》剧组丹尼·伯恩;《西游记之女儿国》剧组郭富城、林志玲、冯绍峰、赵丽颖、小沈阳;《坑爹游戏》剧组汪东城;《喵星人》剧组陈木胜;《六人晚餐》剧组章家瑞、窦骁、张钧甯、吴刚;《烽火芳菲》剧组刘亦菲;《毒·诫》剧组刘青云、江一燕;京剧电影《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勘玉钏》、《乾坤福寿镜》、《谢瑶环》剧组;《捉妖记2》剧组许诚毅;《泡菜爱上小龙虾》剧组陈德容、苑琼丹、元华;《相爱相亲》剧组张艾嘉、田壮壮、谭维维;《酥油》剧组朱珠;《我说的都是真的》剧组刘仪伟、小沈阳;《吸血鬼日记》剧组伊恩·萨默海尔德;《七十七天》剧组江一燕;《摔跤吧!爸爸》剧组阿米尔·汗等著名影人都来到了红毯上。
  与此同时,本届“天坛奖”入围的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5部影片,也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集体亮相,其卓越的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不仅展现了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超卓气质,更得到了全球影人的称赞。
大数据彰显北京国际电影节实力
  如果说赞美可以是一种修饰,那么数据则可以凸显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真正实力。以衡量电影行业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 — —项目数量和签约额为例,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的五大板块之一,北京国际电影节仅用了短短六年时间,交易总额就从2011年第一届的27.94 亿元,发展到第六届 49 个重点项目163.31亿元。大体量、具行业引领意义的重点项目层出不穷,使得电影节成为国内影视产业风向标式的精品项目签约发布平台。
  七年来,随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品牌力的不断提升,招商展会也积累了良好的人脉基础。第七届招商展会在以往基础上着重邀请境外展商参展,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共有181家国内外机构注册报名参展。不仅内地重点展商积极参与,台湾展团、香港浸会大学等港澳台展商,以及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以色列、美国、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外展商等都加入了这个平台。
中美影视产业跨境合作论坛
  针对火爆的报名情况,为充分满足展商需求,第七届电影市场招商展会重新进行了展位规划,增加了展区面积。同时,加大海外招展力度,切实塑造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国内电影风向标的市场地位。展商类型分为出版社、行业协会、培训公司、法律事务所、影视基金、影院发行、版权销售与代理、宣传与营销、互动媒体与新媒体等,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同时,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研发电影新技术、探索营销新模式的重点展商进行集中推介、展示,以促成版权、合作、合拍等全面交流合作。北京国际电影节不断的自我审视与自我突破也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带来了良好的声誉,成为国内外电影人信任的平台。
  在签约额不断上升的同时,北京国际电影节签约项目类型逐渐丰富,摆脱了最初的以电影项目为主的单一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16年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签约项目中,电影基金和战略发布类项目达到11个,签约额占比高达51.9%,充分反映了北京电影产业的火爆;同时,电影基础建设类项目达到5个,内容包括影院建设、影视基地搭建、银幕建设等,这体现出北京国际电影节签约项目已经着力关注北京影院升级建设和电影高新技术发展等领域,这些领域有助于完善北京电影产业的体系建设,凸显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交流交易平台的功能。
为中国电影注入“内容驱动”
  北京国际电影节迅速成为国际影坛的“新贵”,与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3.72亿,同比增长8.89%;国产电影票房为266.63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8.33%。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38.25亿元,同比增长38.09%。
蒋雯丽牵手让·雷诺
  尽管2016年被认为是国内电影市场的调整年,但院线市场的热度仍居高不下。截至12月20日,我国银幕数已达40917块,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银幕数量以平均每天新增26块银幕的速度超过了去年日均新增22块银幕,而在国内的4万多块银幕中,3D银幕就占了85%,几乎成为电影院的“标配”选择。与此同时,IMAX影厅、杜比全景声影厅等其他放映系统,也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渐铺开。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银幕数的不断提高,与国内电影票房的持续增长相辅相成。 “十二五”以来,国内电影市场突飞猛进,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电影行业,影院建设成为投资的重点之一,并从一二线城市不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也才有今天银幕总数的骄人成绩。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传承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文化繁荣发展的一片沃土。2014 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826.3亿元,占地区经济比重的13.2%,是首都经济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仍然实现13%的增长速度。
  伴随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电影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2015年,全市影院有182家,银幕1050块,平均2.1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人均银幕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人均年观影次数3.3人次,为全国最高;北京电影票房收入31.5亿,列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票房达到 8.74 亿,同比增长26.4%。 2015年,北京生产影片291部,占全国总数的42%;在票房前20名的国产影片中,北京出品13部,占比65%;票房超过10亿的 5 部国产影片中,北京出品 4 部,占比80%。北京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影视之都,北京国际电影节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高度契合,对于北京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首都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2016年的整体放缓击破了市场里的一些泡沫,但反而让中国电影得到宝贵的洗礼和考验,也让电影人意识到回归品质的重要性,这足以使全球对中国电影2017年的发展报以更多的期许。一方面,影片制片方、投资方从票房的缓速增长中会得到警醒: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能力尽管在逐渐增强,但如果想要消费者为电影买单,还需要质量来保证,从影片创意到影片制作,再到之后的推广都需要深耕细作;另一方面,国内电影市场潜力巨大,有足够的开发空间,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规范、成熟,未来的电影市场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意大利国宝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曾公开表示“期待与中国电影人合作”
  创作内容是电影的灵魂,这条规律不只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好莱坞。2016年好莱坞的暑期档,由于续集电影过多 — —《美国队长3》、《海底总动员2》、《谍影重重5》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北美票房排名前十电影的平均票房从去年的 2.83 亿美元下滑到 2.35 亿美元,降幅接近 17%。票房总量也不尽如人意,根据BoxOffice Mojo统计数据,今年夏季(5月6日至9月5日)北美票房收入42.6亿美元,比去年下跌4.5%。由此来看,创意缺失定会造成票房下滑困境,中外影市概莫能外。
  中国电影进入了“内容驱动”时代,电影之所以被尊为电影艺术而不是电影商品,是因为它有情怀,有创作者自己的表达,如此让一部电影作品变得与众不同,变得别有意趣。而这些,要求创作者不能着急,要在电影中润物细无声地表现出来的。而每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都成为了电影行业的风向标,邀请全球影人参加主体活动 —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从产业的角度为中国电影出谋划策,而全球电影人也因此骄傲地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崛起的见证者。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因此成为了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北京风格”的世界文化交流品牌。
北京国际电影节助力中国电影新浪潮
  随着中国电影与海外的接轨与融入,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盛事的重要一环,为电影人架设“国际网络”,营造中国电影的“新浪潮”。难怪此次电影节,一些外国影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在北京找到灵感,找到成长的感觉,滋养自己的电影事业。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发展最好的年代诞生恰逢其时,因此注定会成为跻身国际最具影响力电影节之一。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电影产业的发展亦受益颇多。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第一次将电影产业提升至战略高度。近年来,政府各职能部门陆续颁布扶持电影和院线行业发展的诸多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将电影产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国产片票房分档执行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先征后返政策;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实行梗概公示等。在政策扶持与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将获得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产业规模将持续提升。
意大利女演员莫妮卡·贝鲁奇将作为“聚焦意大利”的代表参加电影节闭幕式的红毯活动
  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更是对电影创作、摄制,电影发行、放映,电影产业支持、保障,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将从根本上解决电影市场的内容、技术、人才瓶颈等问题,国内市场可以合理利用好莱坞资源,并加码人才培养、孵化精品IP。
  合拍片的增长也离不开政策上的支持,目前我国已经与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新加坡、比利时(法语区)、韩国、西班牙、英国、印度、马耳他以及荷兰等13个国家签署了13个完全生效的电影合拍协议。随着中国经济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中都有中国资本投入,并且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多,对于电影掌控的程度也愈发深入。
  意大利是最早与中国进行电影合作的欧洲国家。参与去年北影节的意大利国宝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在出席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时公开表示“期待与中国电影人合作”。承中意两国电影人的共同心愿,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活动之一的“聚焦意大利”于4月20日举行,包括中意电影合作论坛、中意圆桌会与电影展映三个部分。意大利演员及电影制片人玛莉亚·嘉西亚·古欣娜塔等嘉宾将出席并就中意合拍电影展望进行演讲,来自意大利的官方电影代表还将对意大利电影合拍及退税政策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意大利女演员莫妮卡·贝鲁奇也将作为“聚焦意大利”的代表参加电影节闭幕式的红毯活动。
“北京展映”活动将展出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电影
  中外影视公司合作也在深化,中国公司投资的好莱坞影片、中外合拍片的数量日益增加,好莱坞的电影中,中国演员的身影越来越多,角色越来越重要,而不再是打酱油的角色,比如甄子丹、吴亦凡参演了《极限特工3》;《环太平洋2》的中国元素更多,电影不仅要在中国取景,还将出现张晋、黄恺杰、吉丽、陈梓童、蓝盈莹、钱泳辰、肖央等一众华语演员的身影。而众多国际巨星也频频造访北京,与中国观众混个脸熟,阿汤哥、 “金刚狼”、抖森,再到“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马特·达蒙,甚至奥斯卡新科影帝莱昂纳多近年来都到中国与影迷见面,这也难怪北京国际电影节能够招揽如此多的重磅电影人了。
  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不断深入和国内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制片方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例如,华谊兄弟控股的美国项目公司 Huayi Brothers PicturesLLC 与美国STX Entertaiment签署了合作协议,约定在2017年12月31日前,双方将联合投资、拍摄、发行不少于18部合作影片;电广传媒与美国狮门影业合作,计划将在未来3年内共同投入15亿美元合作50部大片,而中外电影公司通过此次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将展开更加深度的合作。 
发布时间:2017年4月18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