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电影节>>档案>>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经典京剧电影”单元
“经典京剧电影”单元
一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程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4月16日在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李维康、耿其昌、冯志孝、叶少兰、赵葆秀、王平、杨赤、史依弘、王蓉蓉、孟广禄、赵秀君、滕俊杰、肖朗、王好为等京剧名家和电影导演盛装走上红地毯,成为本届电影节的一大亮点。这些京剧名角参与演出的京剧电影《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将首次在电影节亮相。
在中央领导同志倡导和关怀下,在国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共北京、天津、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海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北方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参与实施了“京剧电影工程”(以下简称“工程”)。
工程正是以积极行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总体要求。
计划是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浩如烟海的京剧传统剧目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和艺术性的经典传统大戏,通过舞台展演和电影拍摄两个环节,将当代最优秀京剧艺术家、音乐家对京剧艺术的悉心传承和艺术风采精彩呈现、传播后世。
工程自2011 年7 月启动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穆桂英挂帅》、《锁麟囊》、《赵氏孤儿》、《乾坤福寿镜》、《勘玉钏》等十部经典传统大戏剧目已全部确定。其中前五部已于2014 年年底前完成电影拍摄工作,后五部将于2015 年年底前完成电影拍摄工作。这项工程承载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它在生动展示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在利用当代数字技术和电影发展的新成果、扩大京剧影响、吸引更多观众等方面的作用将会显现得更加充分。
工程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和广泛关注,赢得众多艺术家、学者专家、观众的热情参与和殷切期待,得到有关方面的鼎力支持,应归功于工程倡导者对京剧艺术的深刻认识与科学定位,特别是对京剧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与历史性担当。无论是对工程的宗旨目标、剧目甄选标准、演员乐队阵容,还是对排练展演安排以及影片拍摄风格与艺术定位等所有环节,他们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悉心的指导、周密的安排,使得工程定位高远、标准严格、起步稳健、实施严谨、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参与工作的所有同志都是以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怀着对历史负责、对国粹敬畏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投身到每一部大戏的创作中去。更重要的是,这项工程对于推动全社会对国粹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视,团结凝聚京剧人才队伍,高质量地把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代表性成果传播、记载下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程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京剧界大团结、大合作的氛围,名副其实地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德艺双馨”工程。入选工程的十部剧目,涵盖了京剧历史上两百年来众多流派的代表剧目和只有通过名家合作才能更好焕发经典魅力的传统名剧。由资深京剧艺术家、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组成的艺术指导小组,从剧目遴选,到剧本修订、演出效果评议,再到影片审看修改等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知无不言。对剧本一字一句反复推敲,对表演一招一式严格要求,对传统精华一枝一叶务求传神,对疏漏不足一点一滴绝不放过。可以说,艺术指导小组成员的每次论证发言都闪烁着智慧,体现着责任,充满着学识,的确是“内容精彩,语言生动,编辑成书,有历史意义”。为了保证质量和电影拍摄效果,工程整合最佳资源,组织最强演员阵容,保证每一部剧目的艺术效果与历史留存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令人感动的是,许多著名京剧艺术家为了实现工程的目标,怀着对艺术质量的高度责任感,体现了高尚的艺德和团结合作的大局意识。他们不但本着强强联合的原则,破除院、团界限,组成各部电影的强大演出阵容,而且通过合作加深了沟通与信任,增进了团结与情谊。许多青年新秀,尽管没有担当影片的主演,但他们组成的龙套、宫女阵容,无论是舞台演出还是影片呈现,都以青春靓丽的气质和认真严肃的态度成为每部电影非常重要的欣赏看点与艺术亮点。工程倡导者对京剧艺术的巨大关爱和殷切期望,增强了京剧人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在京剧界形成了团结一心、执著艺术、相互合作、老少同心的良好氛围,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工程营造的讲团结、讲奉献、讲大局的精神风貌和高尚艺德正在京剧界发扬光大,与十部成功的作品一样弥足珍贵。
电影是这项工程的终极呈现。京剧经典再珍贵,若不能与电影艺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那么工程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影片拍摄中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往往越是舞台上的经典看点,越是电影展示的难题难点。电影非但不能让京剧的精彩打折扣,还要让其更加传神与鲜活强烈。尽管电影艺术进入中国首先就是和京剧艺术结缘,百年以来被搬上银幕的京剧并不少,但像这项工程这样的整体规模、庞大阵容、复杂情况并不多见,特别是肩负着如此艰巨的创造性与时代性课题。由于工程倡导者对于电影创造要达到“京剧舞台艺术片源于舞台、高于舞台、广为传播”的定位,决定了既要“原汁原味”又不能“一成不变”地体现京剧艺术美学原则与表演看点,还要努力发挥电影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电影艺术更加丰富感人的表现力。尽管以写意为追求的舞台艺术与以写实为特色的电影文化有着先天的差异,但通过京剧与电影艺术家的彼此尊重,努力合作,优势互补,应该说工程的十部影片,京剧艺术含量的浓郁醇厚与电影表现的强烈细腻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从影片效果上看,与20 世纪初中国京剧电影发展起步阶段《定军山》那样的影片、三四十年代的京剧影片、五六十年代和“样板戏”时期的舞台艺术片相比,工程对京剧电影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无论在电影手法的发挥,还是在电影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在京剧经典表演看点捕捉和京剧音乐民族化的尝试以及电影艺术创造效果强化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是我们对京剧文化逐渐加深认识和了解的过程,更是加深理解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对京剧传承发展高屋建瓴、深思远虑的战略思考的过程。我们感到,“京剧电影工程”作为一项立足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十部影片遴选、整理、排演、修改和组织拍摄过程中,京剧和电影工作者充满智慧与心血的真知灼见、艺术心得,无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思考和理应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将之记载下来,并通过书籍流传下去。为此,人民出版社精心编辑出版了“京剧电影工程”系列丛书。丛书按每戏一册编辑,图文并茂地收录了每出剧目内容详实的历史沿革和艺术赏析、整理后的剧本、代表性的唱段、京剧主演和电影主创的创作心得,以及主演、主创介绍和“艺术指导小组”成员历次看戏审片的观感、建议等。其中前五部京剧电影丛书也将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与广大读者见面。它不仅是这项工程的历史记录,更是启迪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以国粹京剧为代表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源泉、精神启迪、成功范例。
为了做好工程的影片发行工作,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专门制定了发行方案,安排由国内最具电影发行实力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夏电影公司具体承担发行任务,采取商业院线、校园电影院线、艺术院线以及开展农村、社区公益放映等多种形式安排好放映发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