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传播影响力论坛

犀利出击,主动追问,影像破圈再出发!

  4月22日上午,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传播影响力论坛在郎园Station·准点剧场成功举办,本场论坛以“影像的破圈时代——电影如何成为热议话题?”为主题,创新性地采用“犀利十问”环节设计,通过十个尖锐问题,涵盖观众、作品与平台三个维度,以“yes or no”的投票方式增强互动感,引发行业嘉宾的深度思考与激烈碰撞。
  
  嘉宾合影留念
  论坛汇聚行业领军人物、平台高层、创作者与传播专家,共同探讨在媒介不断演化、平台持续更迭的今天,电影如何在全域内容生态中发挥传播力量与文化影响力,实现真正的破圈生长。论坛由伯乐营销创始人张文伯主持。出席嘉宾包括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新丽电影联席CEO田甜,《中国合伙人》编剧张冀,《年会不能停!》导演董润年,影视监制、策划人、影评人谭飞,四四得八总经理王博等。
  
  圆桌对谈
  论坛伊始,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彭司海致辞。彭司海对到场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而后肯定了本场论坛的重要意义,认为目前电影传播正发生根本性的重构,本届电影节开创性设立传播影响力论坛,是顺应技术迭代与受众变革浪潮的重要举措,将为行业锚定航向,助力实现内容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双重跃升。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彭司海致辞
  观影习惯变革:电影院的挑战与应对
  在媒介格局急剧变革的当下,观众消费心理与行为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论坛深入剖析了观众走进电影院变少的根本原因,嘉宾们从科技驱动的生活方式变革、娱乐满足的溢出效应、社交价值的优先考量等多角度展开分析,揭示了当代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已从单纯的内容消费转向情感连接与社会认同
  
  田甜、张冀、董润年交流发言
  尤为引人深思的是,嘉宾们辩证解读了“情感消费”这一流量密码,指出真情实感与市场计算之间的微妙平衡将决定电影能否在观众心中形成持久共鸣。董润年与田甜都强调真情实感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提倡真诚地用作品与观众沟通交流。张冀认为,需要打出“情感+话题+情绪+类型”的组合拳。同时,论坛也对电影市场是否过度依赖年轻观众这一命题提出了警示,强调多元化观众群体的协同培育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张冀发言
  内容创新变革:优质电影的生存之道
  对于票房成功案例的模仿这一议题,嘉宾们达成共识——套路化创作是毒药而非速效药。从创作角度出发,嘉宾们深入讨论了优质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提炼出真情实感、超出预期的观影价值、专业技能的精湛呈现三大关键要素。
  
  谭飞发言
  针对当下头部影片与腰部影片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董润年从产业生态角度提出了“纺锤形”的健康结构理念,谭飞提醒警惕过度依赖头部效应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一讨论不仅聚焦于单片品质,更上升到了产业整体格局的战略高度,为中国电影突破创作瓶颈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考路径。
  
  董润年发言
  传播方式变革:短视频营销与首映礼存续
  
  田甜发言
  在短视频主导的传播环境中,电影营销正经历从传统渠道到算法分发的范式转变。论坛深入挖掘了短视频营销的内在逻辑,王博揭示了评论区挖掘、反应速度与精准受众三大核心要素,为行业提供了系统化的实践指南。田甜强调对短视频的辩证态度,认为创作过程需要抵制短视频,而营销过程则需要拥抱短视频,拥抱新的载体和形式。
  
  王博发言
  嘉宾们对“恶意水军”与“自来水”的本质区分、首映礼存废之争以及公域流量到私域转化的机制创新等话题进行了前沿探讨,从传播学视角重新定义了电影影响力的构建路径。谭飞提出,电影宣传需要明确的文艺片与商业片的赛道划分。张文伯指出,传播这一过程经历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变化,这背后是技术的迭代,启示我们需要转变对传播的策略和观念。这些讨论超越了技术层面,直指传播生态的深层变革,为电影重塑文化影响力提供了战略支撑。
  
  张文伯发言
  行业共识凝聚:优质作品是根本动力
  本次论坛最具价值的洞见在于,打破了创作与传播的传统边界,将二者置于全域内容生态的整体框架中进行系统思考。嘉宾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共同描绘了一幅电影创作与传播融合发展的新图景:创作要尊重艺术本源但不能脱离时代脉搏,传播要拥抱技术变革但不能丧失人文温度。在算法驱动的新传播秩序下,电影的破圈之道在于坚守内容本源、把握时代情绪、重构传播范式的有机统一。
  此次传播影响力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对产业前沿议题的敏锐把握与深度思考,为中国电影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义自身价值与社会功能提供了高水平的思想资源。在全民叙事时代,电影如何被看见、被分享、被共鸣,将是决定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而本次论坛的深度探讨无疑为这一命题的解答注入了新的智慧与活力。当创作的真诚与传播的智慧相结合,当技术的革新与文化的传承相融合,中国电影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活动现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