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质量是根基,但若没有‘自来水’传播,再好的内容也会埋没。”
——黄群飞
一边是短视频、微短剧的火爆,让人们沉浸在碎片化的娱乐中;另一边是传统电影行业面临着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荷NEWHER2.0发行大师班却传来了不一样的声音,为电影行业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为中国电影发行领域的领军人物,黄群飞深耕行业30余年,策划并参与发行了《集结号》《叶问》《全民目击》等数十部经典影片。他身兼中国电影发行协会副会长、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等多重身份,被誉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风向标”。他以犀利观点与实战经验,为青年创作者拨开迷雾,直击行业痛点与未来机遇。
▍题材决定命运,类型是成功的基础
“题材决定票房,在考虑题材和内容的时候,市场需求、故事内容、类型,三个不能分割。
——黄群飞
黄群飞开门见山地指出,电影市场的成败始于题材选择。他以近年票房数据为例,直言“农村、少数民族、儿童、工业、体育等题材风险较高”,而刑侦、女性情感、话题性强的类型片更易突围。他特别强调:“商业片必须遵循类型规律,故事内容、市场需求与类型三者缺一不可。”
“《消失的她》《孤注一掷》《默杀》能爆火,核心在于类型化叙事与情绪共鸣的结合。”他以近期黑马影片为例,提醒青年导演:“新导演若选喜剧,需有大咖加持;若选悬疑,则需强节奏与话题性。”他举例说:“《消失的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不仅是一部悬疑片,还融入了女性视角和社会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
当下,喜剧片、刑侦悬疑惊悚片比较受市场青睐。爱情片曾经票房表现出色,但近年来一路下滑。2021年的《陪你很久很久》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而2024年试图复制其模式的影片却未能成功。黄群飞分析:“爱情片需要通过新颖的角度来打动观众。”同时,他指出老套题材的案例:“如某贺岁喜剧爱情片在创作手法上,和十年前的套路比较相似,现在观众的喜好和期待都有了变化,可能更期待看到创新元素。当下的市场环境里,持续创新可能比单纯依赖情怀,更能得到观众认可。”
活动现场
▍观众在变,话题性是出圈的唯一路径
“烂片太多?不,是观众变了。”
——黄群飞
面对2024年电影市场同比下滑20%的困境,黄群飞直言“观众耐心消失”是核心问题。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游戏等娱乐形式分流严重,电影必须提供“非看不可的理由”:“票价40元,观众为何选你?要么情绪共鸣,要么话题发酵。”他列举《热辣滚烫》《出走的决心》等案例,指出“女性题材+社会议题”的组合在吸引观众上效果不错:“《出走的决心》关注女性困境,很容易引发大众共鸣;《热辣滚烫》借减肥话题引发共情,虽然有争议,但也带来了关注度。”
黄群飞指出,在电影宣传发行过程中,话题性至关重要,“宣发不是救命稻草,但能放大话题。”他提醒导演:“影片质量是根基,但若没有‘自来水’传播,再好的内容也会埋没。《封神第一部》靠‘质子团’短视频意外破圈,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黄金法则。”
黄群飞现场分享
▍舆情是双刃剑,宣发要懂危机公关
“观众骂你?沉默是金,回应即输!”
——黄群飞
危机公关能力在宣发过程中也至关重要。黄群飞以《749局》宣发为例,提醒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导演公开回应差评后,影片第二天票房大幅下滑,这说明舆情失控,可能对影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他强调,宣发团队必须具备危机处理能力:“负面舆情不可避免,但硬刚网友等于自杀。舆情力量不容小觑,关乎影片成败。《拯救嫌疑人》临时提档、靠口碑逆袭,这才是教科书级操作。”
对影片内容自信,宣传发行可尝试点映。“当下传统宣发效力不及观众自发传播,提前点映促观众自主扩散,胜过砸钱宣传。”对于“悲情营销”,黄群飞直言需把握分寸:“第一次可能因为诚恳有效果,但再用卖惨的方式,可能达不到预期,还会让观众反感。观众更希望从影片中获得情感共鸣,而不是被道德压力影响。”
▍女性导演,请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不必讨好男性观众,女性题材就要走极致!”
——黄群飞
2024年女性题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冲击力,新荷NEWHER 2.0发行大师班上,曾任国内大型院线创始人,成功开发运营管理影城超过300家的杰出女发行人张笑宇,与黄群飞共同揭秘女性题材电影爆火背后的市场逻辑与创作内核。
黄群飞、张笑宇现场对谈
张笑宇:从我们整理的数据来看,2018-2024年女性观众在电影市场的占比逐年上升,如今已达到58%。像《好东西》这部影片,女性观众在25-29岁这个年龄段,想看指数特别高,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男性观众是被女性带着去看的。您觉得现在成功的女性题材对整个电影行业在创作、发行和市场方面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黄群飞:现在电影市场是女性主导,在决定看哪部电影时,女性起了决定性作用。这对电影市场是好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趋势,先吸引女性观众走进电影院,再拉动同年龄层的男性观众。就像消费是由女性拉动一样,电影市场也有这个特点。
张笑宇:现在很多女性导演在创作时都很纠结,不知道该如何平衡男性和女性观众的喜好,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黄群飞:女性导演其实有着天然的优势,女性天然擅长情感洞察,这就是票房密码。你看《你好,李焕英》和《爱情神话》,贾玲导演用母女情破局,邵艺辉导演用沪上风情破圈,她们都没有刻意去平衡性别视角,而是把女性叙事推向了极致。就拿《好东西》来说,男性观众占比仅20%,但票房照样爆火,为什么?因为女性会拉男友进场。所以女性导演在创作时,不用刻意迎合男性观众,要深入挖掘女性题材的内涵,充分展现女性的优势和特点。像《爱情神话》,导演在讲女性话题的同时,又不会让男性观众特别难接受,双方都能接受,处理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学习。我鼓励导演们大胆挖掘尖锐议题,像家暴、职场歧视、生育焦虑这些,越真实越痛,越痛就越有讨论度。女性导演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四平八稳的片子,难以在市场上突围。
活动现场合影
▍给新人的终极建议:别闭门造车!
“前置市场思维,写剧本时,就想着怎么让观众付费观看!”
——黄群飞
新荷NEWHER 2.0发行大师班上,黄群飞呼吁青年导演“前置市场思维”:“多跑影院、观察观众,甚至偷听观众议论。了解观众的需求,不要闭门造车。拍短片、微剧不可耻,这是养活团队、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他特别提醒女性导演:“单打独斗难成事,找个靠谱制片人!你的任务是拍好片,他的任务是找投资、找资源。”
“中国电影仍是全球唯一增长市场,未来在你们手中!”黄群飞鼓励青年导演坚持创作:“电影是一门艺术,但也是一门生意。只有将艺术与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2025年是电影诞生13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120周年。电视、短视频都未能杀死电影,因为人性永远需要深度共鸣。”
活动现场全员合影
Q&A
观众:对于初次接触电影制作的人来说,电影分账模式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您能详细讲讲现在的电影分账模式吗?
黄群飞:当下电影分账,片方与发行方共分43%,院线和影院分57%。不过,分账前要先扣5%专项电影基金和 3.3%增值税,实际参与分账票房约91%,片方按这91%里的43%算收入。若找发行代理,代理点最高15%,具体可谈,和发行方是否垫付宣发费有关。比如票房一亿,扣基金和税后剩 9100万分账,片方理论拿 9100 万×43%,若代理点10%,再扣相应费用才是片方实际收入。
观众:在如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影的宣传发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新导演来说,怎样确定适合自己影片的宣发策略呢?
黄群飞:新导演确定宣发策略,最重要的是先给影片定位。要分析影片类型和目标观众,考虑演员知名度、粉丝群体以及以往作品的影响力等因素。比如说,如果是文艺片,就不能走商业片的宣发路子,建议找市场上比较专业的小型发行公司,采取分线发行或者做艺术院线发行的形式,在档期选择上也要差异化。要根据影片类型和目标观众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宣传。同时,要重视话题性,学会制造话题吸引观众。
观众:您在电影行业经验丰富,也见证了行业的很多变化。现在短视频和微短剧发展迅猛,对电影行业冲击很大,您觉得电影行业该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呢?
黄群飞: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要反思自己。互联网改变了观众的娱乐方式,接触的娱乐内容太多了,耐心也越来越缺失。我们要顺应潮流,一方面用情感和好题材吸引观众,另一方面要沉住气,这是个周期。现在观众被短视频吸引,但未来可能会逆反。年轻导演可先拍短片或微短剧积累经验,养活产业链。关键是做好内容,多设置一些吸引年轻观众的共鸣点、共情点、共振点。
新荷NEWHER女性电影单元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北京电影学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教席协办。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教席对新荷NEWHER的大力支持。该教席设立旨在通过全球高校间合作,推动以电影对多元文化表达之保护和传承的研究创作,培养青年认识和汲取多元文化以展现独特视听艺术表达的能力。自设立伊始,即考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体优先事项之性别平等,且在各项目开展中确保女性专家学者、艺术家、校友、青年学子的参与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数字手段赋能各群体,尤其是少数族裔及女性——进行具有文化内涵的创作,弥合数字性别鸿沟、促进包容性在文化与创意领域的发展,增进跨文化交流互鉴。此外,教席支持文化多样性的艺术作品传播,与各合作伙伴院校机构、地方社区等紧密联系,加强合作网络建设、提高公众意识,为更多青年、女性及小岛屿国家群体提供展现多元艺术及文化的平台并拓宽在影视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