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春芽上的露水还没有完全被初春阳光的温度所蒸发的时候,30双脚步已在BE SEEN集训营的柏油马路上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往复的奔跑成了开营首日的仪式感——当鞋底与地面持续碰撞,属于青年演员的蜕变正悄然发生。
BE SEEN集训营晨跑
4月3日,随着BE SEEN集训营拉开帷幕,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BE SEEN光幕计划”正式启航。
为什么要跑步?在集训营首日,光幕计划艺术总指导、集训营班主任张华教授叮嘱入选的青年演员:“一日之计在于晨。跑步不是一种形式,它不仅仅是身心的锻炼,更是我们身为演员上场之前的热身。”
在开营仪式上,张华教授为首届入选的青年演员送上寄语:“爱心中的艺术,不是爱艺术中的自己。”
作为北影节首个以演员为核心的活动项目,“BE SEEN光幕计划”不仅是一次演员的试炼场,更是一场行业风向标。在银幕叙事越发单一的时代,观众的期许正在从亮丽的脸庞,转变为角色的魅力。张华教授提醒所有青年演员:“我们要找的不是喜欢表演的人,也不是热爱表演的人,而是献身于表演的人。如同木工、瓦工、钳工、电工一样,演员是一个工种的名称,只有愿意将生命奉献给表演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演员。”
光幕计划艺术总指导、集训营班主任张华教授
在16天的集训营期间,入选的30位青年演员将集中吃住,封闭性参与训练。张华教授强调集中的必要性:“集中训练不仅是为了为戏剧的排演提供时间的保障,更是为了让所有的演员排除所有杂念,全身心地去感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开营仪式上,中国电影基金会表演艺术专项基金负责人、光幕计划发起人田华回溯此项目长达近三年的筹备之期,嘱托入选的青年演员们:“BE SEEN光幕计划一路走来,是整个行业在托举,是电影精神的薪火相传。希望这份关怀的力量,如同种子扎根、成长、播种,守护大家一路向前,走向市场。”
首届光幕计划的核心工作团队也在开营仪式上依次亮相,为青年演员集训与展演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田华与光幕核心团队
为了在项目中突出演员的核心地位,首届光幕计划采用影视作品改编戏剧的形式,让青年演员在舞台上回归表演的原初。光幕计划策展人丁一滕携手三组优秀的青年戏剧导演,包括:郝铭、李沛然、王斯汀、陈奏鸣、李俊,分别操刀《看不见的客人》《错位》《保密局的枪声》《何必呢何毕》四部剧目改编,让新鲜的生命力彼此看见,让影视表演和戏剧美学在碰撞当中迸发出新的可能。

丁一滕与戏剧导演
“在舞台上唯一的君主和统治者就是演员。”表演大师斯坦尼的名言,也是丁一滕为本届光幕计划提出的策展语。在集训营这个纯粹的环境当中,演员即是核心,所有人都放下纷繁的杂念,只为表演。
开营仪式的午后,丁一滕带领30位青年戏剧演员,开启“新程式工作坊”。

“新程式工作坊”现场
通过肢体语言代替自我介绍,演员和导演们在切实的呼吸与动静之间感知彼此,建立链接。



“新程式工作坊”现场
从黎明到深夜,青年演员们的脚步在柏油路和排练厅之间反复交踏。
“为什么要跑步?”——这个问题的答案,自表演艺术的诞生以来,就刻在古希腊的节日狂欢之中,在京剧武生凌晨吊嗓时震颤露珠的足尖上,更藏在每一个试图用身体诠释生命真谛的表演基因里。
西西弗斯或许已经在日复一日的攀登当中陷入存在主义的困局,对于当下同样迷惘的演员朋友们来说,用“跑步”唤醒初入表演之路的记忆,是一次对于当下和未来的重新调整和再次出发。BE SEEN集训营这“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的第一课,将谜题和谜底同时抛给了所有的青年演员:比抵达灵山更重要的,是踏上取经路。
*首届BE SEEN集训营入选演员名单:安思逾、曹丹妮、陈佳宁、陈雨浓、陈芋米、丁宇佳、高腾、龚婉怡、纪鑫博、姜智、李相炫、刘迦、刘洛、刘世杰、刘云龙、马昂、潘刘昕革、潘麓宇、钱可欣、唐羽翰、吴宜瞳、徐汇强、徐沐婵、许诗悦、杨富裕、于信天、张靖泽、张童汐、赵文鑫、周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