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日光之下》导演梁鸣携首作重返北影节,分享创作感受
  在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露天放映现场,《日光之下》导演梁鸣分享了这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这部片子作为其导演生涯的首作,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也斩获了多项荣誉。
  《日光之下》映后交流现场
  映后交流环节甫一开始,梁鸣导演就表示《日光之下》作为几年前从北影节的创投环节走出来的项目,与北影节有着深刻的渊源,能够再次回到北影节他也心怀感激。
  时隔多年回看这部作品,梁鸣表示,这个故事的展开方式其实存在很多可能性,“假设有机会重新拍摄,无论是镜头语言的处理或者是一些场景的拍法,现在的我可能会有所改变,比如只用一个长镜头去完成一场戏。但也有一些是不会变的,比如每个场景的调色都特别趋于自然,又如人物的感觉等等,这些东西哪怕是今天去回看也觉得特别好。”
  梁鸣
  对于“影片以女孩为视角展开叙述,这样的女性主义精神内核对于当下是否存在现实意义”的问题,梁鸣坦言他从未想过当下或过去未来,“这部电影讲述的情感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关联,而不只是女性。它是一个以女性视角出发的电影,但并不是纯女性电影。不管是何种情感,在情绪发生的当下其实我们并不自知,而是后知后觉的。不管是糟糕还是美好,都是促成今天的我们的一部分。”
  梁鸣说,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他常常会忘记自己是创作者。“2019年在平遥首映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作为观众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这部片子,有一瞬间我会觉得这些人和事不是我自己拍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而我只是有机会去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在写剧本的那几年我也会觉得他们是真的陪伴着我的朋友。”
  《日光之下》映后交流现场
  当被追问“谷溪拔智齿是否象征与过去割裂”,梁鸣揭秘英文片名《Wisdom Tooth》的双关性:“东北方言称智齿为‘立事牙’,既是成年的分水岭,也暗示多余的存在。就像片中三人关系里,她自觉是多余的那个。”
  针对《日光之下》与《逍遥·游》共有的“三人关系瓦解”设定,梁鸣给出哲学化解读:“每个人出生就陷入父母与自我的三角关系,这种原始模型注定伴随着许多故事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观众“为何执着东北叙事”的疑问,他澄清道:“虽然依然对东北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充满兴趣,但电影中的情感内核放在其他任何地域都成立,本质上与地理坐标无关。”
  《日光之下》映后交流现场
  对于未来的创作计划,梁鸣导演透露《逍遥·游》或许有希望在今年与大家见面,未来也会尝试一些更不一样的作品,“是班宇的另一部小说,风格会更类型化,也在同时开发一些发生在其他地方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梁鸣导演在未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