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坛
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论坛——“产业论坛:‘电影产业变局下的立与破’”于4月21日(星期日)在郎园Station举办。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余俊生;巴西文化部副部长卡西修斯·罗萨;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朱娜出席论坛。出席嘉宾有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华纳兄弟探索院线发行(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库尔特·瑞德;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丹青;著名导演、编剧、监制,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华语女演员、导演、编剧陈冲;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及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本场论坛由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及著名影评人、专栏作家周黎明担任主持。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论坛出席嘉宾
▌多方致辞:共筑电影作为国际交流的文化桥梁
巴西文化部副部长卡西修斯·罗萨在致辞中热情表示,中国是巴西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两个国家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开展了丰富且深入地合作,并且巴西已与中国签订了电影及电视合作的协议。巴西非常愿意通过两国视听产业发展,提高两国人民之间对彼此了解,加深友谊。
巴西文化部副部长卡西修斯·罗萨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余俊生在致辞中指出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产业论坛以“电影产业变局下的立与破”为主题,“立”是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推出更具竞争力的电影作品,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破”是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突破固有模式,拓展电影领域,拓宽产业发展新空间、新场景、新业态。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
书记、台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
余俊生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电影界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影协、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将“做人的工作”与“推进电影创作”深度贯通,通过组织评奖评论、教育培训、出书办刊、论坛影展、扶持创作等工作,引导行业秩序、激发创作活力、促进市场繁荣。今后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不断提升电影界人民团体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谈到,电影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语言,是融通世界、开展人文交流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永不落幕的北影节”系列活动特约合作伙伴,依托展览展映、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始终记录并呈现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中外电影文化交流的辉煌成就,让电影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全球文明共同进步的重要载体。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
▌圆桌对话:与AI共存——技术与艺术的交融博弈
在圆桌对话中,来自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谈到他对AI的看法。他认为,“AI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使用它能够增强电影的艺术性。但是AI还是需要在人类指导之下使用,因为技术并不总是会带来我们想要的东西。”他表示,AI没有办法直接带给观众同感共鸣,它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创作出人类与艺术品之间的共鸣。卡梅隆·贝利还以动画电影为例,提到一些动画电影使用了很多变革性技术,但是作品当中还是有人文感。“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作为人类我们一定需要有这样一种人文触感在里面,很多个体艺术家他们会做出自己的艺术突破,但是在他们艺术当中就算使用了技术,仍然有一种人文触感在里面。”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
华纳兄弟探索院线发行(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库尔特·瑞德则表示,AI可以大大提升制作效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就没有工作做了,AI没有办法把其他所有舞台工作做完。他还认为,AI可以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让我们做事更快更高效。关于AI技术对电影内容创作的影响,他认为“我们在电影当中有的时候经常需要创造出一些独特的元素,而这些元素是没有办法被机器所取代的,这就是摄像机的重要意义。只有用真实的拍摄才能带给大家最为真实的体验”。在讨论到电影播放渠道从传统院线向流媒体平台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难点时,他表示电影首先需要卖座,如果是直接在流媒体上进行放映,不进入影院的话,它的成本很有可能没有办法收回。
华纳兄弟探索院线发行(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库尔特·瑞德
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丹青表示,AI技术带来的变革会来的比大家想象的快,大约就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在谈到AI对电影内容的影响时,他认为“创意会越来越独特,而且这也是给整个行业更多的压力,因为会有竞争对手,而且不只是大导演、小导演,谁都可以变成一个创作内容的专家。但是我觉得这是对观众的体验更好。”此外,孟丹青还提到目前全球有很多知名制片人,在人工智能不断崛起的同时,正在重新回到电影真实性,这是我们非常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还强调,AI对电影行业的最大影响其实不是在内容方面,而是在别的地方,“比如AI知道喜欢的电影马上要上,马上给你订票,知道你喜欢的座位在哪,车到楼下带你回去,变成很方便的体验,这是很有帮助的。”
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丹青
著名导演、编剧、监制,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面对AI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Sora出现不是物理世界原本的面貌,它是迎合了人类幻觉需求的面貌。在这点上来看,它依旧是人类幻觉的外延,而不是本质的对抗。”他认为技术是电影的支撑力、原动力,所有创意是在这个技术基础上展开的,这是电影诞生的原理。AI几乎是跟理论、跟电影同时诞生,只是我们以前没有介入边缘生活,没有那样深切的感受。他表示,AI是技术,跟它建立良好的关系只会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可以拥抱AI。
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
华语女演员、导演、编剧陈冲谈到,AI生成的形象的确是冲击了我们的洞察力,对真、假的感知和认知也有巨大的冲击。这项技术对电影也一定会有帮助,它可以取代大部分很简单、没有美感、最普通的东西,但是对于最优秀的作品和最优秀的创作者是取代不了的。她认为AI技术可能带来的最大危险不是它替代了人,而是人变成越来越像它。“它对我们无时无刻的训练,并不是说它替代我们,而是我们越来越接近它,我们越来越变成它这种思维方式。这才是可怕的地方,因为它对我们的训练一点都不比我们对它的训练要少,它无时无刻地在训练着我们。”
华语女演员、导演、编剧陈冲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认为,AI发展会让电影和电视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他表示,从纯技术角度来看,机器智能一定会超过人类,甚至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技术上达到人的智能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人类。龚宇还认为AI技术对年轻影人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机器可以代替人写文字、画分镜,以后的导演、制片人、编剧可能不需要年轻人了,这对年轻人是灾难的;另一方面机器又可以帮助缺乏经验和资金支持的年轻人生产一个完整的作品,对年轻人来说又是一个机会。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
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认为,AI总的来说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我们利用的工具,就像电影行业在100多年发展历程中从胶片电影变成数字电影,传播也从影院变成依托互联网进行传播,技术始终是被当成工具来使用,所以技术并不能够取代电影。他还认为,AI会让独有的审美变得越来越稀缺,因为AI总体来讲是一种大众审美,是一种通用型东西,它生产出来的产品跟每个人独有的情感、独有的审美是相矛盾的。他还提到,AI会让产品脱颖而出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产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观众选择的困难,也导致生产商在推广这些产品的时候面临着巨大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在这个意义来讲,AI也让独有的IP变得更有价值。
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
著名影评人、专栏作家周黎明总结表示,新科技对于电影会带来一次次冲击重塑,但是这个电影视听方式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丰富。新的不会取代旧的,而是一种互补关系,相互促成,协同并进。
著名影评人、专栏作家周黎明
第十四届北京国家电影节产业论坛“电影产业变局下的立与破”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新颖,在中外电影人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锋中就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们都对电影产业未来充满信心。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论坛现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北京国际电影节APP”